盘点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猎鹰重型火箭首飞成
2018年12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30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环月降轨控制,顺利进入准备月背着陆预定轨道。后续,嫦娥四号探测器将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嫦娥四号将实现国际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国际上首次月球拉格朗日L2点中继与探测,国际上首次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国内首次实测月夜期间浅层月壤温度。
2、“洞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开启火星内部科学探测征程
2018年11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洞察”(InSight)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成为美国第八个、也是世界第八个成功着陆火星的探测器。“洞察”将实施首次“火星体检”,在未来2年对火星内部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岩质天体形成等问题。随同“洞察”发射的两颗“火星立方一”(MarCO)成功完成通信中继,为立方星用于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础。
3、SpaceX公司“猎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2018年2月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次成功发射“猎鹰重型”(Falcon Heavy)运载火箭,并将一辆特斯拉跑车送入环日轨道。该火箭的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可达63.8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26.7t,是现役火箭之最。“猎鹰重型”首飞成功,展示了商业公司运载火箭的高性能与高性价比,这是SpaceX公司的一次里程碑,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4、联盟号载人飞船发射失利,航天员成功获救2018年10月11日,载有两名航天员的联盟MS-10载人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由于火箭一级分离时出现故障导致发射失败,飞船紧急弹道式再入着陆,航天员成功获救。这是联盟-FG运载火箭自2001年5月以来第55次执行发射任务,也是其首次发射失败,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该火箭已于2018年12月3日重新恢复载人发射并取得成功。
5、日本隼鸟二号探测器成功着陆龙宫小行星2018年6月27日,日本隼鸟二号(Hayabusa-2)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器经过3年半的长途飞行,抵达龙宫(Ryugu)小行星。9月21日,隼鸟二号从龙宫上空投放了两个小型机器人,并于10月3日在小行星表面成功着陆。随后,隼鸟二号将采集龙宫小行星样品并装入返回舱,预计于2020年底返回地球,溅落在海上进行回收。
6、中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2018年11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2018年,中国北斗系统加速组网,先后圆满完成10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17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7、美国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将超近距离“触摸”太阳2018年8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PSP)。该探测器是首个飞近太阳日冕进行探测的航天器,将以前所未有的超近距离“触摸”太阳,跟踪研究日冕的能量和热量的流动机制,探索太阳风加速的原因,此外还将对可能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空间天气进行预警。
8、欧日合作“贝皮-科伦坡”水星探测器成功发射2018年10月20日,欧洲与日本合作研制的首个大型深空探测器——“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成功发射。探测器将于7年后抵达水星,届时由欧洲和日本分别研制的两个轨道器将各自环绕水星进行探测。“贝皮-科伦坡”是全球第二个专门探测水星的深空探测器,也将成为全球唯一在轨的水星探测器。此次任务距上次美国2004年发射的“信使”水星探测器已有14年之久,将对水星的磁场、大气、地形、地壳结构等进行前所未有的详细探测,并将探测水冰的踪迹,获取有关水星起源和演变的重要信息。
9、特朗普宣布启动组建独立“天军”工作2018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会议开幕式暨3号航天政策令签字仪式上,宣布已指示国防部立即启动组建“天军”的工作,使其成为美武装部队的第6支力量。特朗普此举为组建“天军”提供顶层保障,确保美军未来能在太空域占据绝对优势。12月18日,特朗普指示国防部组建第11个一级联合作战司令部——美国航天司令部,统一指挥美国太空作战行动,制定太空作战战略、概念和方案。
10、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引发世界关注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航天实施了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测器等为代表的39次航天发射任务,相比2016年创下22次的中国航天发射纪录,2018年发射次数创下中国航天史发射次数新高,跃居世界首位,受到国际媒体和知名太空探索人士的关注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