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大历法,《授时历》最精确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农耕与时令季节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人进行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制定历法。我国历法起源很早。《史记•五帝本纪》中已有帝尧命羲和兄弟去分掌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甲骨文中已出现了有关历法的记载,就是后世所说的“殷历”。殷历已有了干支记日法,朔望月也有大小月之分,闰月的设置也出现了。
我国古代的历法,比较著名的有四家:第一是《太初历》《太初历》由汉武帝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在汉成帝末年,刘歆又重新编写并作说明,改成《三统历》,并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
《太初历》采用一回归年为365 又385/1539日,朔望月为29 又43/81日。到西汉成帝末年,刘歆在《太初历》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并作说明,改称《三统历》。《三统历》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算出135个月有23次日月交食的’三统周期’。它还首次记录五星运行周期。《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该历法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施行,共实行了 188年。
第二是《大明历》由南朝祖冲之制订,完成于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开始施行。《大明历》是一部先进的历法,规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这个数据是赵宋统天历(1199年)以前,最符合实际的一个数据。其采用的朔望月长度为29.5309日,这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一秒钟。《大明历》首次考虑’岁差’(45年11个月差1°),这是一项创举;其次,采用391年置144闰月来代替以前何承天《元嘉历》’十九年七闰’,使之更符合天象;还有求出’交点月”为27.21223日,与近代值27.21222日极为接近。
第三是《戊寅元历》《戊寅元历》由傅仁钧等制订,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施行。《戊寅元历》的主要创举是废除以前历法中所采用的’平均朔’,而改用’定朔’(即日、月相合时的真实数值,各月是不等的)。这部历法实行了 45年。
第四是《授时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和使用时间最久的一部历法,由元代郭守敬、王恂等制订,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实施。明朝颁布的《大统历》实际上也就是《授时历》。该回归年长度采用南宋时杨忠辅制订的《统天历》的数据,定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日,与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所用的数值完全相同,但却早了几百年。可见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相关Tags: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