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有哪些传统美食?七夕美食盘点
一转眼,就要到七夕节了,很多小伙伴不知道七夕节到底应该怎么过,其实七夕节不用太刻意,最重要的还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吃吃喝喝,那么吃到底吃什么呢?七夕节有哪些传统美食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快来看看吧。
1、七夕穿针乞巧,吃“巧果”古人会在这一天“穿针乞巧”,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古人七夕必须要吃“巧果”,这巧果是啥玩意儿呢?其实就是点心,用面粉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或油炸或烙。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巧儿的美丽善良的姑娘,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感动得一塌煳涂,于是别出心裁,每年七夕之夜,都亲手制作一种精美的点心来供奉牛郎织女。感动了天上的月老,于是大发慈悲为巧儿牵线搭桥寻找到了一门好姻缘。
后人纷纷仿效,希望像巧儿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巧果一般由女子制作,一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二来表明自己的心意,我对你有意思哦,你对我有意思的话就把我娶了吧。
古代民间有七夕有吃鸡的习俗,为啥要吃鸡呢?鸡与织女的“织”谐音,主要是为了表达对织女的美好愿望,希望织女与牛郎永不分离。
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鹊桥相会,而当雄鸡报晓时,他们就不得不分开了。古时人们因为同情牛郎织女,为祈祷有情人永不分离,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天亮之时公鸡就不会报晓了,公鸡不报晓,就代表牛郎织女不会分开了。
因此,七夕节,吃鸡成为很多地方的一种传统风俗。
这可是巧妇们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把各种瓜果雕刻成各种奇珍异兽,或是花或是鸟或是神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据说大家族的古人会展开雕“花瓜”大赛,第一名还会有很多奖励。
所谓“五子”就是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寓意多子多福。总的来说,七夕节是古代女子的盛大节日,那时候古人最大的愿望不就是儿孙满堂,香火旺盛吗?
古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
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
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还有些地方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