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1975小说 大国重工1975沧月傲天
男女主角是周卫国沈南意的书名叫《大国重工1975》,这本小说是知名作者沧月傲天最新写的一本重生风格的小说,小说中内容说的是:科研大佬周卫国重生了,回到了1975年遭人暗算陷害时。这一刻,他还没有被人定罪,沈南意那个死女人也没有带球跑,大哥也没有被人害死,二哥也没有牺牲...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这一世他不要重蹈前世覆辙!这一世宠妻、科研、暴富我都要!再就是,都重生了,顺便来个大国崛起也很合理吧!

《大国重工1975》 第11章 免费试读
夜深人静,蝉声阵阵!
周家的人都已经熟睡了,西屋土炕上的周卫国却悱恻难眠。
听着大哥的呼噜从隔壁屋子传来,周卫国有些无奈。
真难为大嫂和两个孩子了,也不知道他们每天晚上是怎么在这种老拖拉机拉缸一样的噪音中入睡的。
周卫国失眠了!
不仅仅是因为不时在头顶盘旋的蚊子,也不是因为大哥的呼噜以及身上不断传来的钝痛,而是因为他内心的极度亢奋。
没错,就是亢奋!
尽管现在的他,不再是几十年后那个人人敬仰的无双国士,更不是那个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授,也没有车子、房子以及让普通人感到艳羡的工资待遇。
但现在他在意的人全都在,大哥没有被人害死,二哥和三哥也都好好地在部队服役,四姐也没有难产去世,母亲也身体健康...
前世的灾难和悲剧全都没有发生,一切都还有挽回或者是改变的机会。
这让周卫国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兴奋!
尽管他也知道这不是失而复得,而是推倒剧本重新来过,但他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和亢奋,所以他失眠了...
既然睡不着,那就干脆不睡了。
掀开薄被,周卫国从炕上坐起来。
透过小小的窗户玻璃,远处的山影在月光下轮廓分明。
回头再看屋里破旧的桌椅,漏风的土墙,还有头顶那被熏的发黑且不满“罗罗尘”(蜘蛛网)的房梁...
虽然贫穷的毫不掩饰,但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却是他永远都回不去的港湾。
想起前世的种种,周卫国突然觉得胸口有团火在烧。
这一世,他要护住这团火,不让它被任何人扑灭。
出神良久,周卫国从锅灶旁摸出一盒火柴,然后点燃了那盏晃晃悠悠的煤油灯。
穿鞋下地,先是将炕桌搬到炕上,然后从大红柜里摸出一个皱巴巴的本子,本子上还卡着一支旧钢笔。
本子是他平时给社员们记工分的账本儿,钢笔是他上高中的时候父亲送给他的,他和五姐每人一支。
看着手里的钢笔微微出神了好一会儿,周卫国这才回到炕上,然后开始伏案疾书起来。
钢笔尖划破纸面,发出细微的“刺啦”声,在寂静的夜里竟然有些刺耳,但沉寂在自己世界中的周卫国却丝毫没有察觉。
十几分钟后,周卫国放下笔。
轻轻吹了吹尚未干透的墨迹,透过微弱的灯光,一行行遒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
第一条:去县城抓药,调理身体。
第二条:三天内弄一个进厂上班的名额,说服家人让五姐去上大学。
第三条:搞钱并置办聘礼,然后迎娶沈南意进门儿。
第四条:想办法和东风农场那边打通关系,并向他们发出泥石流预警,挽救那批国之栋梁。
第五条:收集刘旺、刘成武父子***队里粮食的证据,彻底清除这些毒瘤,可以从刘倩或者是刘成武身上找突破口。
第六条:抽时间前去张家村看看四姐,尽可能将她和姐夫接到身边...
..........
认认真真将纸上的内容记在心里之后,周卫国将纸张放到煤油灯的灯芯处,点燃之后,他直接将纸张塞进了旁边的灶膛里。
看着化为灰烬的“计划清单”,周卫国心情舒畅的伸了伸懒腰。
就在刚才,他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都整理了一遍。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逐一实施就行了。
当务之急,除了调理透支的身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搞进厂的名额和搞钱娶媳妇儿了。
尤其是后者,对于沈南意那个浑身反骨的女人,周卫国是一点都不放心。
他可是知道那女人有多疯,要是不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真不知道她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情。
至于如何搞进厂的名额和搞钱,周卫国倒是不担心。
都不用动用他脑海里那些先进的科研理论和技术成果,就凭他精通英语、俄语这本事,就有无数单位抢着要他。
再不济也可以接点翻译文献刊物的活儿,就是这玩意儿需要层层审核,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钱根本到不了他的手里。
突然,周卫国的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件事情。
如果没记错的话,眼下县城就有一个天赐良机等着他。
这个机会要是把握好了,不但进厂的名额能解决,置办聘礼的钱也能一并解决了。
所以,周卫国决定明天就去一趟县城...
...........
“喔喔喔!”
阵阵鸡鸣声中,周卫国睁开了眼睛。
看到漆黑的房梁,听着母亲从东屋传来的咳嗽声,以及隔壁大哥大嫂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周卫国的骤紧的心脏瞬间放松了下来。
他就怕一睁眼醒来,看到的是医院的病房,亦或者是自己冰冷的干部公寓。
更怕昨夜的种种,不过是自己的黄粱一梦。
好在,这一切都是真的。
老屋,亲人,一切都在,一切都安好!
窗外,天刚蒙蒙亮,启明星还挂在天上,就像一枚淬了银的钉子,钉在靛蓝天幕上。
农村的生活可比书本上描写的更加的辛苦,通常鸡一叫就得起床。
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过是老百姓美好的想像,亦或者是文人墨客随意想出来的。
真正的农民可不会等到太阳出来才下地劳作的,太阳落山也不一定就能回家休息。
秋天抢收的时候,通宵干活儿都是常事儿。
就在周卫国沉思之际,屋外传来了大哥的声音:“老六,快起床,要上工了!”
“知道了哥!”
说完,周卫国便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只是刚坐直身子,他的嘴角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额头的伤口已经结疤不疼了,但整个身体却像是被碌碡碾过一样,浑身酸痛。
尤其是两条大腿,更是像灌了铅一样,又疼又重,简直不要太酸爽了。
都说久病成良医,前世为了调理自己的身体,他也自学了不少医学知识。
知道眼前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更重要的是伤到了身体本源。
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吃药调理一下,不然的话,自己那方面就废了。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家兄弟,果然软趴趴的,一点精力都没有。
微微叹了口气,周卫国快速叠好被褥,然后来到了正屋。
正屋里,家里人都已经起来了,包括两个小娃娃。
大人们自然是要上工去,而小娃娃们则是要上育红班,实际上就是村办幼儿园。
在村里,不管是产妇还是婴儿都没有那么金贵。
通常不等出月子,女人就得下地干活儿。
而孩子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的话,就要被集中送到村里的育红班,由专人照看。
像春妮儿这么大的孩子,在育红班里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
看到周卫国出来,正在锅灶旁忙碌的大嫂当即说道:“卫国,赶紧吃饭!”
当周卫国的目光落到锅里的早饭时,心里猛然一揪。
只见大铁锅锅里正咕噜咕噜地熬着粥,由于米太少,小米粥稀得都能照见人影了。
除此之外,小米粥里还有不少浅黄色的块状物,赫然是土豆。
前世的记忆再次浮现在周卫国的脑海里,这就是他们全家人最常吃的早饭——稀粥煮土豆。
虽说清汤寡水的,没有半点油水,但在村里,有这条件的人家也不多。
很多人家甚至于早晨都是不吃饭的,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学会饿肚子是最基本的生存本领。
此时母亲的目光再次落到了周卫国额头的伤口上,当即关切的问道:“卫国,你身上的伤咋样了,还疼不疼了?”
“疼倒是不疼了,就是浑身酸软没劲儿。”
接着周卫国继续说道:“娘,我打算等一会儿去一趟县城,一来是去正规医院看看,二来是置办一些聘礼,毕竟县里供销社的货更全一些!”
“行,要不要让你哥和你一起去,兄弟俩也好有个帮衬?”母亲道。
“不用了,这段时间正是地里忙的时候,我哥这个生产队长可走不开,我自己去就行了。”周卫国道。
他今天进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不能带着大哥一起去。
大哥端着碗,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说道:“你自己一个人行吗?”
“有啥不行的,别忘了我高中就是在县里读的,还能迷路了不成?”
接着周卫国再次说道:“哥,等一下我就不去大队部了,分工的事儿让五姐帮我记一下,顺便我还得借一下队里的马车。”
自家大哥是生产队长,请假就是方便。
“行,那你早点回来,路上注意点儿,听说后草地的狼群又南下了!”周卫平叮嘱道。
“知道了!”
说完,周卫国简单的扒拉了几口早饭,然后便急匆匆的向着生产队的骡马圐圙(kulue)走去...
..........
相关Tags: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