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年度热词跑步仅第三
在如今的中国,跑步已成为毫无疑问参与度最高的运动。
不过,在国家体育总局最近公布的年度全民健身调查报告里,跑步在年度热词排行里仅仅名列第三,而第一竟然是。。。。。
猜到了吗?年度第一热词依然是“马甲线”。
虽然这个概念流行了已经至少有两三年时间了,但时间过得再久,谁不渴望有这样平坦而又紧致的腹部呢!
当然,所谓年度热词,也仅仅是百度的搜索量决定的,就像排在第二的关键词“健身”一样,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在这份调查报告里,确实有着不少有意思的干货。
跑步很热,中年人健身意识最强
在中国,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健身比例最高?很遗憾,答案依然是50-59岁的中年人群体。
这意味着,对多数人而言,直到身体机能下降较快、疾病较为频发的年龄段,才会真正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
不过,从上图的数据不难发现,比较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20-39岁的人群中投入运动的比例增幅最大,仅仅2007年至2014年七年间就翻了一倍多。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跑步是大家最热衷的运动方式,其次则是健身走、羽毛球、骑行和登山徒步。
场地增幅大,但利用率低、人均面积不足
全民健身浪潮的掀起带动了场地数量的增加,从2006年至2013年间,体育场地总数从59.1万猛涨至169.5万,涨幅接近190%。
然而,人均1.46平米的场地面积与人均约16平米的美国相比,依然严重不足。
除了人口基数庞大等原因外,场地利用率低下是极其重要的原因。问题最严重的就是校园操场——
我国体育场馆主要集中于校园,占比超四成,但是因为管理等原因,只有8.5%校园场地在课余时间外全天对外开放,68.3%的场地完全不开放。
不过,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未来十年,国内的体育产业规模计划将增3倍,截至2030年时,人均体育场馆面积有望达到2.3平方米。
若能达到这一目标,运动场地稀缺的问题有望得以改善。
赛事数量增长至少将持续五年?
跑步热席卷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赛事数量的激增,随着去年年初田协取消了对于马拉松赛事的审批,这一趋势已表现得愈演愈烈。
2015年,田协注册赛事就从51场激增至134场,而今年仅仅前两个季度,就已突破200场。其中今年上半年参赛人次已达到130万,逼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根据报告预测,至少在未来5年内,国内赛事的数量依然将持续增长。
不过,在赛事数量激增的情况下,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组织混乱的赛事。轻则起终点人群拥堵、移动厕所数量不足,重则赛事引导标识不明、医疗服务人员数量不足,闹出了不少令人遗憾的故事。
也希望未来,各赛事组织者们在顺应跑步热潮办赛的同时,也能增加对赛事质量的管理与把控,让中国马拉松更理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