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斯最新亚洲富豪家族排行榜
福布斯于2015年10月8日首度公布亚洲富豪家族排行时榜,其中规定,入选的亚洲家族,其财富必须横跨家族三代,而且入选排行时榜的富豪家族必须有最少三代成员于家族企业出任要职,并要拥有最少29亿美元(约226亿港元)资产,家族财富以今年9月25日市场交易股票价格估算。
在今年公布的亚洲富豪家族排行时榜中,有我们熟悉的家族和品牌,也有我们熟知的家族却错失榜中一席之地的,比如说我们一直以来的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家族,他们便是因为第三代成员暂未参与家族生意未上榜,内地富豪多是年轻创业致富,基本上由第一代在积累和运营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亦未有任何家族上榜。
亚洲最富有的家族是控制三星集团的李秉喆家族,拥有近270亿美元的资产。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中国香港的李兆基家族,和掌管印度信实集团的阿姆巴尼家族。其他进入前十的家族包括泰国首富谢国民家族、香港新鸿基地产的郭家等。而富豪家族榜之中有14个来自印度,当中包括阿姆巴尼家族以及第7位有“印度IT大王”称号的普雷姆吉家族。
全列表如下
近半数的家族中有华人的血统,今天为大家选取了其中港台地区的入榜家族为大家进行介绍,其中香港八大家族入榜,前十占据两席,台湾也有两个家族入榜。
#2 李兆基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73
集团:恒基兆业地产集团
资产(美元):241亿美元
股票代码:恒基地产(00012.HK)
排名港台地区第一的当属“四叔”李兆基家族,李兆基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其家族主要涉足行业包括金融,酒店,地产、交通运输。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公司之一,旗下地产涉及商务楼、住宅楼及酒店集团。
跨行业发展可能是李兆基家族壮大的主要原因,李兆基家族还经营能源产业。他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的主席,该公司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其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均为恒基兆业副主席和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董事。外孙女李敬恩早在美国学成归来,3年前加入恒地帮忙,担任集团租务部助理总经理,家族三代齐心打理生意,进入榜单毫无悬念。
#5 郭氏兄弟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69
集团:新鸿基地产集团
资产(美元):195亿美元
股票代码:新鸿基地产(00016.HK)
地产行业就想个大金矿,港台地区第二的郭氏家族旗下新鸿基地产是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也是香港土地储备最多的公司之一。郭氏家族开发的楼盘,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筑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楼等。该家族还控制着香港多家主要手机运营商和最大的巴士公司。
2008年郭氏家族内乱,郭得胜夫人邝肖卿取代长子郭炳湘成为新鸿基地产董事局主席。2012年3月29日,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联涉嫌贪污被捕。但这并不影响郭氏家族的全力扩张。目前新鸿基地产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分别占到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
#8 蔡氏家族
地区:台湾
资产成立时间:1965
集团:国泰金控集团
资产(美元):151亿美元
股票代码:台证所:2882
台湾两大蔡氏家族入榜,素有“台湾首富”及“保险大王”享誉的蔡万霖当仁不让的带领家族占据此榜单台湾地区第一,1987年蔡万霖便进入世界亿万富翁前10名,此后连续多年位居此列。1995年更以85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成为全球华人第一富。
在蔡万霖领航下,以人寿为核心业务的国泰金控这艘航空母舰,今已涉足保险、银行、房地产、医院等多个领域,资产规模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不仅是台湾金融业龙头,也成为岛内最大的企业集团。蔡家第一代从商兄弟四人,长兄蔡万生、老二蔡万春、老三蔡万霖、老四蔡万才,四十多年前,蔡家兄弟从成立国泰产险公司起步,迅速发展成以“国泰”为标志的超级企业集团。二十多年前,蔡家兄弟分家,蔡万霖分得四家公司,并以国泰人寿为核心组建起霖园集团。
1980年,刚考取美国律师执照的蔡宏图被召回父亲身边,帮助打理集团核心企业国泰人寿。蔡宏图从最基础的看财务报表学起。10年后,38岁的蔡宏图出任国泰人寿董事长。
#16 郑裕彤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29
集团:周大福集团
资产(美元):111亿美元
股票代码:周大福(01929.HK)
郑裕彤,横跨珠宝和地产两界,而且做得都一样出色。说到香港,谁都不会忘了周大福,作为一直以来珠宝店的代表,早期去香港的人,一定会去周大福逛逛。
该家族的历史反映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与运行,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内地正呈现出来的空前机遇。家族的三代人都积极参与了家族私有企业周大福集团和上市企业新世界集团的管理,突显出复杂的过渡问题。在新世界(集团),现年84岁的家族创始人郑裕彤任董事长,63岁的郑家纯任董事总经理,而30岁的郑志刚担任执行董事。
周大福珠宝、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君悦酒店、新世界中国地产、新世界百货,广州珠江新城东塔,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名词,都与一个名字有关,那就是郑裕彤家族。从金铺打工的少年,到香港新世界集团的创始人,郑裕彤被称为香港超级富豪,身价达300亿港元,他领军开拓的“新世界”更是遍布全世界。
#20 包玉刚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55
集团:BW集团
资产(美元):90亿美元
股票代码:九龙仓(00004.HK),会德丰(00020.HK)
“船王”包玉刚自50 年代中期涉足航运业以来,包玉刚尽情施展他的“海派”作风,在航运业纵横驰骋,长袖挥舞。只用短短20 年时间,就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跨国航运王国,傲视同济。包玉刚的航运业王国达到巅峰之日,正是世界航运业走向萧条之时。包玉刚洞烛先机,由海洋向岸上“登陆”,于1980 年叱咤股坛,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闪电战”,斥巨资成功收构老牌英资财团——九龙仓,全球工商界都为之瞩目,为他的“海派”作风而折服。其后,他又进行另一场惊心动魄的收构战,力挫实力雄厚的邱德拔家族,成功收购会德丰集团,迅速建立起业务广泛的陆上商业王国。
包玉刚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业务涉及地产、运输、酒店、通讯、百货、电脑科技和传媒等领域。近20 年来,包玉刚家族一直名列香港十大富豪榜上。包玉刚在商界长袖善舞,叱咤风云,在政治舞台上也很活跃。可以这样说,包玉刚是一个政界的领袖人物。当时,在商界和政海同时叱咤风云的,除了包玉刚,再也没有第二个人。
在包玉刚过世之后,家产分与女婿苏海文与吴光正,而现任九仓及会德丰主席的吴光正表示,旗下零售业务连卡佛Joyce Group,将由已经管理多年、现任连卡佛主席的长女吴宗恩接管,而九龙仓旗下的上市地产业务,则会由修读建筑的次子吴宗权以及现时管理团队合作管理。他并强调,吴宗恩及吴宗权将分别在零售及地产业务有绝对决策权,其余家族成员不得干涉。
#21 嘉道理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01
集团:中电集团
资产(美元):89亿美元
股票代码: 中电控股(00002.HK)
提起香港的名门望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嘉诚、霍英东、包玉刚……却不知道在香港,有这样一个传奇家族———嘉道理,他们是来自万里之外的犹太民族,他们是民国时期上海美钻洋房———大理石宫的拥有者,他们在香港集聚了近800亿港币的巨大财富,更是香港显赫家族的杰出代表。1880年,清朝同治年间,一个衣衫褴褛的犹太人牵着他的两个儿子,怀揣着少得可怜的盘缠和心比天高的发财梦想,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当时尚不繁华的上海。这父子3人便是老嘉道理和他的儿子艾利·嘉道理及伊里·嘉道理。
1881年,艾利·嘉道理独自去香港发展。于1901年创办的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拥有向九龙和新界供电的专利。当时中电在广州的业务很不理想,公司不盈利,股价长期低迷。1908年,急需现金的中电公司以10万现金的优惠价格将部分股票转让给艾利。嘉道理家族不断增加对中电的投资,最终实现了对中电的控股。到今天,中电的市值已达约800亿港元之巨。香港政界名人钟士元这样评价中电:香港经济有今天的成绩,全靠几十年来从未断电,而那些小工厂无论地点怎样偏僻,都照样有光明。目前,中电的电力服务覆盖全港八成人口,电缆总长度逾1万公里。
#24 蔡衍明家族
地区:台湾
资产成立时间:1962
集团:旺旺集团
资产(美元):69亿美元
股票代码:中国旺旺(00151.HK)
至少说80,90后的童年,多数是由他陪伴度过的。他是中国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台商,机身上画有可爱的旺仔图像。他就是旺旺之父,蔡衍明。他喜欢冒险,不按排理出牌。因为没有退路,逼出了他好斗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绝处逢生,不可思议的东山再起。
旺旺之业务可追溯至台湾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蔡衍明19岁接手家业,将宜兰食品改名为旺旺。旺旺于1992年正式投资大陆市场,是台湾第一个在大陆注册商标并且拥有最多注册商标的公司,于1994年在湖南设立第一家工厂。为了全面狙击对手,他砸下数千万美元,将生产线一口气扩充到十条,终将旺旺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也是大陆前三大台资食品厂,集团营收有90%出自大陆。
蔡衍明利用自己在台湾地区积累的零食产业的经验,在中国大陆建立了零食帝国。除了生产米果和坚果,蔡衍明的旺旺中国公司也正在转型成为一家饮料公司。1996年,蔡衍明将旺旺控股在新加坡上市,然后又在2007年退市,将控股公司的食品和饮料业务在2008年注入了一家新的香港上市公司——旺旺中国。同时,他也涉足媒体、宾馆和保险业。
#38 罗定邦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87年
集团:堡狮龙(Bossini)集团
资产(美元):41亿美元
股票代码:Bossini intl(00592.HK)
香港不少富豪以制衣起家,然后资金转投地产,财富暴升,成为超级富豪,罗定邦家族是个中佼佼者。罗定邦于五十年代开始,从事制衣业,1975年成立罗氏针织,1987年上市。七八十年代,罗家向地产市场进军,购入多幢长沙湾的厂厦,拥有的厂厦及地皮几与丽新林百欣比美。 1993年罗家把名下多幢工业大厦改建为写字楼及工商综合大厦,又把1991年上市的罗氏地产售予中国有色金属。罗定邦逝世后,多项物业由罗氏基金拥有,罗氏后人罗蜀凯打理集团业务,罗乐风负责晶苑织造,罗家宝则自立门户,在地产市场投资豪宅及铺位。罗氏家族拥有多项物业,包括长沙湾罗氏广场、利来工业大厦及建业大厦。
有钱就有纷争,罗定邦于1996年8月13日去世,享年86岁,留下10亿元遗产。他在临终前4个月订下意愿书。根据该份意愿书,罗定邦把家族公司的权益、部分现金、物业和股票,转入次子罗蜀凯或其指定代理人名下,由次子根据父亲的意愿管理。罗定邦把资产分为3份:一份留给资助罗氏家族子孙,一份用作慈善用途,一份留给他一名失散的儿子。而对于遗产的纷争,从未停止过。
#41 冯氏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06年
集团:利丰集团
资产(美元):39亿美元
股票代码:利丰(00494.HK)
创建于1906年的香港利丰有限公司是香港具有悠久历史的出口贸易商号,同时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出口商之一,其业务分布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1906年,冯柏燎和李道明在广州创立了利丰贸易公司;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华资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初时只从事瓷器及丝绸生意;一年之后,增添了其它的货品,包括竹器、藤器、玉石、象牙及其它手工艺品,包括烟花爆竹类别。1937年12月28日,利丰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创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丰暂停贸易业务。1943年,随着创办人冯柏燎去世后,业务移交给冯氏家族第二代。之后,向来不参与业务管理的合伙人李道明先生宣布退休,将所拥有的利丰股权全部卖给冯氏家族。在1970年代初,冯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冯国经先生和冯国纶先生自美国留学回港,加入利丰家族业务。兄弟两人随即与父亲合力策划公司的业务架构重组,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策略,首次以专业管理方式,统筹利丰业务。
1973年,利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正式成为香港上市公司,招股时获超额认购113倍。这惊人记录一直保持了14年。
#48 罗康瑞家族
地区:香港
资产成立时间:1971年
集团:瑞安集团
资产(美元):30亿美元
股票代码:瑞安房地产(00272.HK)
龙有九子,各有不同。当潮州人罗鹰石在香港创出一片天地时,他膝下九个子女也在演绎着各自不同的商业传奇。其中他的小儿子罗康瑞于1969年返回香港,在父亲的机构服务。1971年,向父亲借资10万元,创办瑞安建筑公司。他坚持学院派专家科学管理办法,对公司进行管理。1977年后,业务逐渐发展,又增设一混凝土公司。1982年收购海港工程有限公司。又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透过开设桃园酒店,1985年发行新股集资3800万元收购快图美有限公司及SYSTMPRO商业电脑公司,
地产、建筑业、建筑材料、饮食娱乐、中国内地业务,而形成瑞安集团。上世纪80年代中期,罗康瑞开始与中国共青团的一些人交好,他还提议合作兴建一座酒店。这些人中就包括了2003年至2012年担任上海市长的韩正。罗康瑞的多用途开发思路来源于他的一个认识:上海要成为一个国际商务中心,就需要进行世界级的多用途开发。他在上海的改造项目就规划了一片后来很受欢迎的酒吧与餐馆区,称作“新天地”。而就是这片“新天地”,成为了他的标签。
后记
中国有一句俗语说: “富不过三代”,其完整的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从而体现的就是,优秀人才辈出才能富过三代。财富是优秀能干的人才创造的,也只有优秀能干的后代才能更好地继承、保住和增值财富。守业比创业更难,后一代面对的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家庭,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很难懂得财富来之不易,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很容易败掉家业。同时,富过三代者是受良好风气熏陶的结果。良好的风气包括社会、组织、行业、地方、家族和家庭风气。尤其是良好的家庭风气对家族兴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而在现代,产业能维持下去,不仅仅是家族一直积累下来的底蕴,还需要不断新鲜血液的融入,创新与改革的带动。这个豪门家族榜要的不只是个人的财富多寡,还有家族事业的传承。能入选这个榜单,代表着对这个家族前辈和后辈一致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