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武汉抗疫十大人物,李文亮医生榜上有名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新冠疫情爆发,武汉最为严重,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为了支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无数抗疫英雄奔赴前线,坚守武汉,感动无数人。让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大爱大义。在这一年许多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被我们知晓,让我们为之动容。下面排行时报网就给各位介绍下2020武汉抗疫十大人物,李文亮医生榜上有名,想了解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往下看吧!
2020武汉抗疫十大人物1、钟南山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积极推动呼吸病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而在2020 年初,84 岁的钟南山再度披挂出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2、李兰娟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李兰娟院士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她很清楚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她说“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每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3、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疫情狙击手,身患渐冻症依然战斗在抗疫一线。“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位硬汉、这位狙击手眼中只有一个目标---新冠状病毒,狙击、狙击、再狙击。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肆虐时,距离华南海鲜市场9公里左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度成为了“风暴眼”,张定宇身先士卒,带领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奋战了30多天,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
4、张继先作为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张继先被记大功奖励。在防控疫情的关键阶段,张继先的事迹具有强大感召力,向她致敬,更要汲取前行的力量,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她是最早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应收尽收”的一线医务人员。“哪怕是轻症患者,他们在各大医院乱窜,也会成为流动传染源。”张继先说搞科研,一定要实事求是。
5、李文亮李文亮曾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是第一个在专业范围内发出警报的人,却在工作中意外感染病毒,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年仅34岁。
6、刘智明刘智明曾是武汉市武昌医院的院长,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在工作中不幸感染后去世。
7、甘如意这是一个90后女孩,在疫情爆发后,为了尽快赶回医院上班,让疲惫的同事休息,用共享单车骑行200多公里,花了四天三夜从家乡荆州到武汉。
8、张思兵张思兵——武汉火神山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2003抗击非典年他和他的医院做到了三个“零感染”,援建小汤山医院,这次抗疫临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为流程很重要。
9、王行环“一切为病人着想”,是王行环的座右铭。他给苍白以色彩,“雷神山医院虽然在去年4月15日关了,但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用手绘画成的故事墙并未尘封,我们给这些画涂上了一种特殊涂料保护起来。”王行环说,当时雷神山医院收治的患者中,超过45%都是重症和危重症,医护人员的压力和疲倦不言自明,绘画成了他们休息时的解压方式。这种“知行合一”是科技工作者的‘美’之所在,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核。
10、陈德春陈德春是武汉市公安局三金滩派出所民警,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第一线,连母亲病逝也无法回家奔丧。